从门店到会客厅:荣耀阿尔法旗舰店亮相《新闻联播》,重塑新零售逻辑
9月30日,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正式落地深圳湾万象城,开业即获《新闻联播》关注与报道——镜头中人头攒动的AI互动区、首发新品展示台,印证了其“点燃首发经济”的标杆价值。作为央视眼中“AI + 新零售”的典型样本,在传统零售业面临客流分化、体验同质化的当下,荣耀以一座定位为“AI终端智慧生活创新工坊”的旗舰空间,完成了从“卖产品”到“卖场景”、从“单向销售”到“生态共创”的商业模式跃迁,为行业提供了可参照的破局路径。
AI重构“人—货—场”,旗舰店成新零售实践场
作为荣耀阿尔法战略线下落地的首站,这家门店从设计理念到空间功能,均围绕“AI+人文”展开系统性重构。店内设置全场景销售区、YOYO体验区、AI灵感Café、智能制造展示区等十余个功能模块,不再以产品陈列作为核心逻辑,而是以“场景解决方案”作为牵引力。
例如,在YOYO体验区,消费者可通过四块大屏体验“AI生活方式”“AI用机助理”等四大主题,感受“万事找YOYO”的智能服务能力;在AI灵感Café,科技沙龙与DIY UV工坊则让消费者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产品共创的参与者。这种设计背后,是对“人—货—场”关系的重新定义:人不再只是买家,而是场景体验者与内容共创者;货不再仅是硬件,而是可定制、可进化的AI终端生态;场也不再是交易点位,而是科技、社交与灵感交织的“全球会客厅”。
正如荣耀CEO李健在开业致辞中所言:“这里,是消费者体验AI智慧生活的窗口,是创意者灵感共创的舞台,更是伙伴开放共赢的平台。”这三重定位,共同构成荣耀阿尔法旗舰店的商业内核——它不再是一家普通的线下3C零售门店,而是一个以AI为底座的“生态枢纽”。
从“打卡”到“驻足”,体验经济驱动消费转化
在零售行业,客流量与停留时长是衡量场景吸引力的关键指标。根据门店数据,对比普通门店,阿尔法旗舰店客流实现4–5倍增长,消费者平均停留时长从5分钟延长至15分钟以上。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体验式消费逻辑的成功实践。
旗舰店通过VR穿越、机器人互动、AI卡通头像生成等项目,将“科技体验”转化为“社交资产”,激发用户自发传播;同时,引入Peets咖啡、打造瀑布楼梯与VIP社交空间,也在物理与心理层面拉长用户的驻留时间,创造更多消费触点和情感联结。
李健在致辞中强调,旗舰店的目标是“让AI真正流淌进消费者的每台设备、每个场景、每次体验”。这种“流淌感”,正是通过高互动、高沉浸、高共鸣的场景设计所实现的。而当科技不再冰冷、门店不再单调,消费行为也从“需求—购买”进阶为“感知—认同—拥有”。
生态联动与区域赋能,构建新零售竞争壁垒
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落子深圳湾万象城,不仅是品牌战略的落地,更是“区位+产业+技术”多重资源协同的结果。华润提供高端商业载体与消费流量,荣耀注入AI产品与科技文旅内容,双方共同打造出一个兼具科技感与人文气质的城市打卡地。
此外,店内引入三折叠投影仪、无弦吉他、智能拉杆箱等生态伙伴产品,也在实物层面诠释了“AI终端生态公司”的定位。这种开放协同的生态模式,既丰富了店内场景,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直面用户的通道,形成“品牌—伙伴—用户”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央视在报道中将深圳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与西安研发中心并列呈现,凸显出“前端场景创新+后端研发提速”的双轮驱动模式。研发端通过自动化测试、仿生机械手等黑科技,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为“首发经济”提供弹药;前端则通过旗舰店实现用户洞察与市场反馈的实时回收,反哺产品迭代。在这一闭环中,旗舰店不仅是销售终端,更是荣耀技术战略的“感知神经末梢”。
不止于门店:AI原生战略与新品首发前哨
作为阿尔法战略的实体载体,该旗舰店也成为荣耀展示AI技术实力的重要窗口。据悉,荣耀即将发布的AI原生手机Magic8系列,可实现“一句话完成复杂操作”,其智能体支持超过3000种场景的自动识别与执行。这一能力,预示着AI正从“功能附加”走向“系统原生”。
同时,该产品有望进一步融合端侧大模型、情境感知与自进化能力,重新定义“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边界。阿尔法旗舰店所构建的场景生态与用户体验,无疑将为这部“最强”新品发布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与市场热度。
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的落地,标志着AI不再只是技术概念或营销话术,而是可体验、可感知、可消费的实体场景。获得《新闻联播》的报道与认可,进一步印证其在“首发经济”与“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样本价值。从零售业演进的角度看,荣耀所实践的“AI+场景+生态”模式,或许正在书写下一代零售范式的基本逻辑——在那里,科技是底色,体验是语言,而人,始终是中心。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