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AI家电与国之重器,长虹亮相十三届科博会!

imtoken钱包正版下载作者:2025-09-29

9月27日,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熊猫 AI 家电展区早已用沉浸式体验拉开了 “AI 赋能生活” 的序幕 —— 水墨熊猫元素与科技光影交织,展区顶部的全息投影循环演绎着大熊猫在竹林嬉戏的画面,清脆竹叶声搭配憨态场景,瞬间消弭了科技与日常的距离;而熊猫AI冰箱、蓝氧洗烘套装等构成的智能产品矩阵,更通过 - 86℃深冷冰杯冲泡咖啡、云打卡等场景化互动,让观众直观触摸到 AI 重塑生活的真实模样。

此次展会中,长虹以 “AI” 为核心纽带,一边将熊猫家电的民生温度融入生活细节,一边用国之重器的硬核技术支撑产业升级,让科技既 “接地气” 又 “有高度”。

熊猫AI 贴合多维场景:让生活更智慧

走进长虹 “熊猫 AI 快乐生活” 展区,科技不再是说明书上冰冷的参数,而是钻进日常琐碎里的 “贴心帮手”—— 从食材放久失鲜的惋惜,到衣服烘完硬邦邦的尴尬,再到空调直吹头疼的不适,这些藏在生活缝隙里的小烦恼,都被一款款熊猫家电用 AI 技术温柔化解,让日子多了份 “省心又有质感” 的松弛。

食材保鲜,向来是家庭生活的 “老大难”。但在熊猫AI 冰箱面前,“新鲜” 有了更长久的答案。熊猫AI冰箱搭载长虹自主研发的AI云保湿科技,能让果蔬保鲜期延长30%以上。在现场工作人员还展现 - 3.5℃微冻模式,冻好的肉类不用提前解冻,一刀切下去毫无血水,既能轻松处理食材,又能最大程度锁住肉里的营养,给餐桌留住原汁原味。

解决了 “吃” 的新鲜难题,“穿” 的洗护烦恼也被 AI 蓝氧洗烘套装轻松承接。这套设备采用上下分层设计,上层为烘护机、下层为洗衣机,既分工明确又节省家居空间。资料显示,蓝氧除菌技术可实现5重纳米级吸附除尘,有效去除衣服残留异味,源头除毛絮和菌螨,使白衣更白、彩衣更鲜亮。

更贴心的是烘护功能,40℃低温柔烘能模拟阳光晾晒的效果,烘好的衣服摸起来软乎乎的,还带着股自然的 “阳光香气”;对老人、孩子来说,AI 一键操作设计格外友好,不用对着复杂按钮琢磨半天,轻轻一按就能搞定全套洗护流程。

想把 5A 景区的清新空气 “搬” 进家?“山水间” AI 空调挂机与 “熊猫懒” AI 空调柜机就能实现这份期待。该款空调配备“AI环境自适应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捕捉室内外温湿度、空气质量,结合负氧离子技术,一键切换模式,每小时输出62立方米新风量,使客厅、卧室空气流通清新。

与此同时,该款AI空调融合中国水墨艺术与现代美学,机身有熊猫轮廓与竹林纹样,还植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温湿度大数据,借助“AI自适应技术”,可根据室内人数、光照变化自动调节环境参数,让客厅成为“熊猫宜居空间”。

当 “吃穿住” 的刚需被一一满足,家庭娱乐的品质成为新焦点。AI 电视 100U7H mini 就把 “便捷” 和 “趣味” 装进了客厅,彻底告别 “逐个 APP 翻找影片” 的繁琐,也解决了 “语音控制不灵活” 的尴尬。

除了提供娱乐满足外,熊猫主题AI电视还深度融入了智能家居联动控制系统中。只需一句“熊猫小白,我回来了”的语音指令,即可实现灯光、空调、电视频道的联动控制:灯光自动亮起,空调精准调节至26℃的舒适温度,电视同步推送精选自然纪录片——整套操作流畅而自然,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AI家电仅是傻瓜式指令响应”的传统认知。

赋能产业:国之重器筑牢发展硬根基

在创新技术的深度赋能下,长虹集中展示多款 “国之重器”,既瞄准行业关键痛点突破技术瓶颈,更以硬核实力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成为展会中彰显中国智造的亮眼存在。

展会上,长虹精心陈列了18项紧密贴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广泛覆盖数字产业、绿色能源、AI算力以及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每一项都深刻彰显了企业扎根实业、不懈攻坚创新的“硬核实力”。

绿色能源展区中,硅碳负极材料展现出了非凡的融合优势,它成功理顺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相较于传统石墨负极电池约1000次的循环寿命,采用硅碳负极材料的电池循环寿命实现了质的飞跃,突破2000次大关。不仅如此,该材料在提升电池容量的同时,还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容量提升达40%,成本则下降了15%。

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长虹的电池技术在交通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长虹的技术支撑同样令人瞩目:其自主研发的锂电池系统不仅为CR450高铁提供了配套支持,更助力沪渝蓉沿江高铁武宜段在9月30日顺利通车,实现了武汉至宜昌1小时的快速通勤;为C919飞机研发的蓄电池组,能在零下40度的超低温环境下稳定启动,瞬时放电能力超过800A;而为eVTOL无人机打造的700V高压供配电系统,更是突破了传统应急电源的局限,为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疗健康展区,带着 “四川基因” 的 Flash 放疗系统成全场焦点。这项 2014 年首次提出核心原理的技术,凭借 “超高剂量率 + 少治疗次数” 优势,剂量率超每秒 40 戈瑞时可显著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每次照射仅 0.2 秒、数次即可完成传统一个月的疗程,实现 “精准杀瘤、少伤正常组织” 的效果。目前设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计划 2027 年底上市。

在数字与民生安全领域,长虹基于虹雁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打造的数字安全体系,堪称数据流通的 “保险柜”。作为国家首批 “数据要素 X” 典型案例,该体系采用 “集中式 + 联邦式” 混合架构,融合区块链与数字身份认证技术,为企业搭建可信数据空间底座,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跨企业、跨区域的合规流通。

与此同时,展会亦展示了长虹特种特型“黑科技”。其中,“天盾”反无人机系统可在暴雨、雾霾等复杂气象条件下,精准追踪5公里范围内的微型飞行器,即便小型玩具无人机也能被迅速识别;“天眼”相控阵雷达能够实现静默扫描全域,借助AI算法完成目标识别、数据融合与智能指挥,为空域安全构建“AI + 安全”的“智能免疫屏障”。这些看似“高精尖”的黑科技,实则与民生安全密切相关。

此次科博会上,长虹通过这些国之重器的集中亮相,不仅展现了 AI 技术对产业的深度赋能,更以 “解决真问题、突破硬瓶颈” 的研发导向,为数字经济、医疗健康、交通能源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 “长虹力量”,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国智造的实力与温度。

(责任编辑:矫玥 )